22fun

职安卫政策

首頁 » ESG » 永续政策 » 社会责任 » 职安卫政策

职安卫政策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

  • 本公司為提供安全與健康衛生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自 2007年12月5日起,導入職安衛管理系統OHSAS 18001:2007,由環境與職安衛推行小組及各部門專責人員推行,為確保系統有效運作,每年定期實施追蹤審查稽核,進行系統驗證,取得 BV 授證證書,訂定政策如下:

    职安卫政策

    『 符合法規、风险管理、全員參與、強化溝通、持續改善、危害歸零』

    • 持续改善职业安全卫生
    • 落實风险管理
    • 加强员工训练与应变能力
    • 指导全体员工共同参与
    • 遵守安全规定及维护员工健康
    • 强化员工对职业安全卫生认知、责任与承担
    • 本公司以此做為員工工作環境與人身安全的保護準則。除遵循相關法令據以執行,更自我期許能精益求精、持續進步,並於2019年轉版完成取得ISO 45001:2018 BV 授證證書,目前效期為23-09-2022 至 15-09-2025。

    并依下列準则展现职安卫绩效

    • 应通过正确的设计、工程和管理控制、预防性维护和安全工作流程以及持续的安全培训,识别、评估和控制员工可能遇到的潜在健康与安全危险(如化学、电器和其他能源、火灾、车辆及坠落危险)。应使用“分级管控”(包括消除危害、使用替代流程、替代材料等)进行缓解,并提供员工提供适当的、保养良好的个人防护用品,同时对於可能的风险应持续持续培训教育。必须採取合理措施,让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远离存在高度隐患的工作环境。
    • 应确认和评估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件,并透过实施应急方案和应变程序降低对生命、环境和财产的危害,包括:紧急报告、通知人员和撤离步骤、工人培训和演练、适当的火灾探测和灭火装置、充足的出口设施和恢復计画。
    • 应当制定程序和体系来预防、管理、追踪和报告工伤和职业病,包括以下规定:鼓励员工报告;归类和记录工伤和职业病案例;提供必要的治疗;调查案例并採取纠正措施以杜绝其根源;协助员工返回工作岗位。
    • 应当鉴别、评定并控制员工於化学、生物以及物理物质的暴露情形。当无法通过透过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有效控制危害时,应该提供员工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應當識別、評估並控制從事重體力勞動給員工帶來的危害,包括以人力搬運物料或重複提 舉重物、長時間站立和高度重複性或高強度的組裝工作。
    • 应当评估生产设备或其他类型机器的安全隐患。為预防机器对员工可能造成的伤害,应当提供和正确地维护物理防护装置、连锁装置以及屏障。
    • 為员工提供乾净的洗手间设施、清洁的饮用水、以及卫生的食物。提供给员工的宿舍应保持乾净、安全,充足的照明以及洗浴热水,通风保持良好,适度的私人空间以及储物空间,并有适当的紧急出口。
    • 為員工提供以其所講語言或其能夠理解之語言進行的適當職業健康和安全資料和培訓,以識別員工面對的所有工作場所危害情況,包括但不限於機械、電力、化學、火災和物理 危害。在工作場所的顯眼處張貼健康與安全相關資料,或將有關資料放在員工可看清並可取用的位置。在開始工作前及之後定期培訓所有員工。應鼓勵員工提出任何健康和安全方面的疑慮,確保他們不會受到報復。
    • 辧理各项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员工健康意识。

    具体执行情形:

    • 设置专责医疗单位:在各厂区设置医务室,聘任专业医疗人员,為员工健康把关,并与国内专业医疗单位配合,每年定期安排员工健康检查,追踪异常状况之处理,并实施医生临厂服务,提供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卫生指导,以及职业伤病及一般伤病之防治、健康諮询等,预防职业病,以落实员工健康管理。
    • 女性健康保護 : 在知悉女性員工懷孕後,即委請醫護人員做危害辨識、風險評估及工作內容確認,直接人員則在廠醫諮詢後,重新安排適當工作崗位,並提供懷孕期間及產後相關衛教資訊。提供孕婦專屬之停車位及優化進廠動線服務、並為照護有哺育需求之女性員工,設置女性專用哺乳室等友善措施。
    • 執行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 32 條規定及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 17 條之法規辦理,針對新進員工進行職前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在職同仁則每半年實施職業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課程,並完成相關測驗;除強化職場環境安全管理,加強相關教育訓練,如:急救人員訓練、一般人員與生產線專業人員之安全等衛生教育訓練外;另對於特定的職業危害,如高壓氣體特定設備、缺氧作業主管、特定化學物質作業主管及堆高機等則提供支薪的免費外訓。證照相關人員依法規要求複訓率 100%,以有效降低職業傷害的發生,確保職業安全。
    • 職業健康與安全依職安衛風險評估:加強管理作業程序執行危害之辨識及風險評估,內部執行風險評估人員均要求通過職安衛管理系統内部稽核資格,針對主要可能衝擊事件加以防範,防範範圍包括工傷事件和職業病事件:如化學品、機械、電氣、設備及交通等。並針對高風險頻率項目加強規劃處理,如交通傷害,則強化文宣強化員工危害認知,以降低工傷事件。
    • 订定环境与职安卫事务沟通諮询与参与作业说明书:藉由建立本公司环安卫管理系统等相关事务内外部间的沟通、諮询与参与要求,使环安卫管理系统重要讯息能够让其利害相关者便於取得,并鼓励公司与利害相关者在环安卫事务上产生互动与参与效果。
    • 厂区内设置础贰顿(自动体外心臟除颤器)并实施础贰顿操作训练以及颁笔搁培训。
    • 每年定期实施消防演习、紧急逃生训练及每月消防巡检:每月检查各项安全措施及设备性能,并拟定消防防护计划,进行任务编组及消防器材实际演练。亦依法令规定实施自卫消防编组人员训练、通报、疏散演练及急救训练、消防安全讲习等,落实防灾工作,防范未然。
    • 供應商之職業安全衛生的預防與減緩:透過承攬商問卷及承攬商稽核,了解職安衛的風險及危害。承攬商安全衛生作業規則問卷回收率 100%。
    • 订定事故调查处理作业说明书:经由调查处理机制,防止事故及损失扩大,以利日后採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发生。製订事故通报处理程序,做為应变作业区域发生意外事实之处理依据,儘速完成通报,利於职安卫单位进行事故调查与处理作业,以防范未然。若发现不符合职安卫要求时,则依「环境与职安卫矫正及预防措施作业程序」实施改善。